7月22日,晋江市青阳街道田洋村的莲花寺迎来了备受瞩目的一刻——联合国和平使者林常德一行到访。此次到访,由林常德题写、庄娜萍捐献的莲花寺斋堂“五观堂”木制牌匾及对联正式亮相,为这座宁静的寺庙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莲花寺作为晋江地区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一直以来秉持着弘扬佛法、传承文化的宗旨。寺庙建筑风格融合了闽南传统特色与佛教建筑元素,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处处彰显着传统工匠的精湛技艺,不仅是信众们心灵寄托的圣地,也是当地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林常德先生,这位来自晋江市陈埭镇洋埭村的传奇人物,身兼数职,成就斐然。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农民发明家、化工工程师,担任晋江市陈埭伟阳精细化工研究所所长,其发明的低温LCD发泡剂填补国内空白,荣获全国第十四届发明展览会银奖,被授予“联合国第十五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和平使者”称号,还身兼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福建省十大杰出能工巧匠、晋江市第10至12届政协委员等诸多荣誉身份。此外,林常德先生在文化艺术领域也颇有建树,尤其在书法方面造诣深厚,其书法作品笔锋刚劲有力又不失灵动,兼具艺术美感与文化内涵。


当日,莲花寺斋堂“五观堂”前,众人目光聚焦在那副由林常德题写的对联“五观若存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这副对联不仅书法技艺精湛,更蕴含着深刻的佛教哲理。“五观”在佛教中意义非凡,指的是在进食时,修行者需作五种观想: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忖己德行,全缺应供;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为成道业,应受此食。这意味着若能在饮食时深刻观照自身与食物的关系,即便珍贵如金汤也能安然消化;反之,若内心被过去、现在、未来的杂念所扰,不能通达“三心不可得”之理,即便一滴水也难以消受。
林常德表示,将书法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形式融入佛教寺庙建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深远的社会意义。从艺术价值层面看,书法作品独特的线条美感、笔墨韵味与寺庙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相得益彰。木质牌匾上的书法字体,或飘逸灵动,或雄浑大气,为寺庙建筑增添了灵动的艺术气息,使原本庄严肃穆的佛教场所更具文化底蕴,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了和谐统一的艺术景观,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社会意义方面,这种融合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寺庙作为佛教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每日迎来众多信众与游客。书法作品在此展示,能让更多人接触、欣赏到传统书法艺术,激发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民众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同时,对联所承载的佛教教义通过书法这一通俗易懂的形式得以更广泛传播,有助于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以文化的力量滋养人心,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此次林常德先生到访莲花寺并留下墨宝,是书法艺术与佛教文化一次完美的交融,为莲花寺的文化建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范例,激励更多人投身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事业中。(姚三宁)
责编:郭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