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中华文化报官方网站;全国征稿邮箱:282666888@qq.com
网站首页 >> 道教文化 >> 文章内容

福轩传道 运启度人 ——记龙虎山正一派周罗金道长的文化传承之路

[日期:2025-10-15]   来源:中华文化报  作者:姚逸宁   [字体: ]

“古镇街前福运开,仙府邻阶筑玉坛。” 鹰潭贵溪市上清镇府前街288号,与嗣汉天师府隔街相望的“福运轩”门前,诗人姚烨先生题写的七律诗句熠熠生辉。这里是正一派授箓弟子周罗金于2025年创建的文化阵地,也是他传承符箓道医文化、践行“尊道贵德”理念,深耕传统玄学领域的核心窗口。

 

天师府传脉,“罗”字辈承正统

龙虎山下长大的周罗金,自小便浸润在道教文化的深厚土壤中。作为江西龙虎山嗣汉天师府授箓弟子,他的神职资格经道教协会严格审核,所持法箓象征着正一派的正统传承。在正一派“传度入道、授箓任职”的进阶体系中,授箓意味着“名登天曹,有了道位神职”,唯有如此才能“登坛行法,章奏达天”,而周罗金所获的授箓资质,更是正一派传承中的核心力量象征。

 

这份传承在地域脉络中更显厚重。作为正一道“罗”字辈代表人物,周罗金与道教界的罗辰(道医)、罗义(雷法)等同辈翘楚一脉相承,共同延续着正一派在中华大地的传承火种。“符箓心传承正一,丹经手授继天台”,恰是他对天师府法脉传承的生动写照。

 

在传统玄学研究上,周罗金对《周易》有着独到见解,他深入研究六十四卦象的变化规律,结合道教阴阳五行学说,撰写了多篇关于易经哲学思想与人生智慧的学术文章,在道教文化研究领域引发广泛讨论。同时,他还将易经理论应用于实践,为信众提供人生决策指导,帮助众多人在事业、生活转折点上明晰方向。

纳徒传仪轨,道医融新知

2025年1月,鹰潭一场遵循古法的纳徒仪式引发道教界关注。周罗金身着法服,在祖师画像前主持仪式,麻三河、莫三江、姚三宁等弟子依次行拜祖师、呈拜师帖、受赐道名之礼,每一个环节都恪守《三洞修道仪》中的传统规制。这场被业界评价为“彰显尊师重道传统”的仪式,不仅是师徒传承的见证,更是道教仪轨的活态展示。

 

新收弟子中,中医正骨专家麻三河的加入颇具深意。“道医同泽润春苔”,周罗金将符箓文化与道医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正通过这样的师徒传承落地生根。正如龙虎山邱裕松老道长以符箓指点病患就医方向的善举那般,周罗金教导弟子们“道在日用”,既要精研《正一天师三十六帅真符》中驱邪扶正的符术精髓,更要将道医智慧融入现代诊疗实践。目前,麻三河已开始探索道医经络理论与中医正骨手法的融合路径,成为周罗金文化传承理念的践行者。

 

在风水堪舆领域,周罗金同样造诣深厚,他带领弟子深入各地,实地考察山川地势、建筑布局,将传统风水理论与现代环境科学相结合,为多地建筑规划、住宅布局提供专业建议。例如,在某古镇改造项目中,他运用风水理论优化街区规划,既保留古镇文化韵味,又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获得当地政府与居民的一致好评。

轩堂连天下,古韵焕新生

“福运轩”与“想德周道”两大文化平台,如今已成为龙虎山道教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在这间毗邻天师府的“玉坛”中,周罗金不仅开设符箓解读、道医养生等公益讲座,更通过短视频平台分享道教仪轨知识,让“拜斗祈福”“斋醮科仪”等传统仪式走进大众视野。

 

同时,周罗金积极拓展传统玄学的传播边界,定期在平台上开展易经知识讲座,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卦象含义、占卜原理,吸引了大量易学爱好者关注。

 

在风水知识传播方面,周罗金制作系列短视频,解析家居风水布局要点。这种传播方式正契合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需求。正如《正一天师三十六帅真符》通过社交媒体引发年轻群体关注那般,周罗金的全媒体传播矩阵已吸引众多粉丝,不少网友通过直播观看符箓制作过程,甚至尝试将符文元素融入现代设计。“鹤鸣遗韵随风远,龙峤清声伴月来”,古老的道教文化在他的传承中,正从庙堂走向日常,从古镇传遍天下。

 

谈及未来,周罗金指尖抚过案头的授箓牒文:“传承不是守旧,而是要让传统文化的智慧、古老技艺的精髓,成为现代人的精神滋养。” 在福运轩的努力传播中,这份跨越千年的文化传承,正开启新的时代篇章。(姚逸宁)

责编:郭子敬

相关评论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